儒家经典 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 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 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
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——《论语·雍也》 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
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——《论语·述而》 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
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——《论语·泰伯》 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——《论语·颜渊》 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 道家经典 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
——《道德经·第一章》 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
——《道德经·第二章》 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——《道德经·第二十五章》 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——《道德经·第六十四章》 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
——《道德经·第五十八章》 至人无己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。
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 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
——《庄子·大宗师》 法家经典 奉法者强,则国强;奉法者弱,则国弱。
——《韩非子·有度》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,不法常可,论世之事,因为之备。
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 刑过不避大臣,赏善不遗匹夫。
——《韩非子·有度》 兵家经典 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
——《孙子兵法·谋攻篇》 兵者,诡道也。
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远,远而示之近。
——《孙子兵法·计篇》 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
——《孙子兵法·谋攻篇》 其他经典 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
——《孟子·尽心上》 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
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 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
——《荀子·哀公》 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
——《管子·牧民》 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
——屈原《离骚》 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
——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 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;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。
——林则徐 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?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
——王勃《滕王阁序》 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
——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!——岳飞《满江红·怒发冲冠》 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
——顾炎武